治療痛風最好不要使用膏藥?痛風消腫藥方都有哪些?
痛風膏有一定的療效,主要是痛風膏成分為熟地黃、黨參、鎖陽等藥物,這些藥物能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血瘀,痛風膏,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血瘀,發揮腫脹作用,但痛風膏不能治愈疾病,最好控制飲食,減少高嘌呤食物,服用藥物控制尿酸濃度。
痛風禁止膏藥
最好不要用膏藥治療痛風,但會加重病情。治療痛風最有效的方法應該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因為痛風是血尿酸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的并發癥,即使關節疼痛改善,也不意味著痛風已經治愈。此時,患者還應積極治療,將血尿酸控制在適當的水平,以避免痛風再次急性發作。
與痛風相關的腎病變是降尿酸藥物治療的指征,應選用別嘌呤醇,均應堿化尿液,保持尿量。如果慢性尿酸鹽腎病需要利尿,避免使用噻嗪類利尿劑和呋塞米等影響尿酸排泄的治療方法。對于尿酸性尿路結石,經過合理的降尿酸治療,大部分可溶解或自行排出。如果體積大且固定,可進行體外沖擊碎石、內鏡或開放手術。對急性尿酸性腎病急危重癥,除別嘌呤醇外,還可使用尿酸酶快速有效地降低血尿酸急性升高。
痛風可貼膏,必要時可用以下處方治療:
痛風消腫處方1:熟地黃600g,海浮石30g,黨參60g,干姜灰15g,鎖陽15g,山藥30g,龜板30g,白術60g,黃柏60g,南星30g,共為末,粥糊為丸,每次9g,一天三次,主要補脾益腎,化痰散結,治氣血兩虛,痰濁痛風。
痛風消腫處方2:路通15g,木瓜10g,元胡15g,桑枝12g,黃柏15g,五靈脂9g,蠶沙12g,牛膝6g,丹參15g,白芍12g,蒼術15g,檳榔10g,茯苓15g,升麻3g,甘草3g,祛風除濕,活血通絡。
痛風消腫藥3:芍藥3:g,威靈仙6g,羌活6g,陳皮6g,黃柏6g,甘草10g,蒼術10g,共為末服,有清熱除濕、活血通絡的功效,主濕熱痛風。
通過以上詳細介紹,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痛風能不能貼膏藥。痛風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中藥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