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名異物的中藥材有哪些 識別這些同名異物中藥
中藥中有同名異物,容易引起混淆。中藥名稱的標準化和標準化應以《藥典》中收載的名稱為準,處方中沒有別名。現(xiàn)在列出了一些同名異物中藥的區(qū)別。
一、紫金龍和虎杖
紫金龍。本品辛苦微寒,具有鎮(zhèn)痛止血、消炎降壓的功效。內用可治各種疼痛,外用可治外傷出血,止血為優(yōu)。
虎杖是遼科植物虎杖的根和根。本品微苦微寒,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活血通經、祛痰止咳等多種功能。內服治療關節(jié)痹痛、濕熱黃疸、經閉等,外用治療燒燙傷、跌仆損傷,善于活血化瘀。
二、肉桂和肉桂
桂皮、細葉桂皮等樹皮。桂皮辛辣溫暖,暖脾胃,散風散寒,通血。其散寒止痛、溫血的作用與肉桂相同,力量較弱,多用于寒濕痹證、上腹冷痛、嘔吐腹瀉等。
肉桂是障礙科植物肉桂的干性皮膚或枝條。本品辛熱,能補火助陽,散寒止痛,引火歸元。主要用于腎陽不足、心腹冷痛、上熱下寒證。善入血,溫通經絡,治寒凝血瘀痛經閉經。此外,少量配伍于補氣補血方藥,具有鼓勵氣血生長的奇妙功效。
三、豆蔻(姜科、肉豆蔻科)和草豆蔻
姜科豆蔻。本品辛溫香燥,既能溫化中焦之寒濕,喚醒脾胃,又能宣化上焦之濕,使氣機通暢,適用于上焦之濕氣滯證。
肉豆蔻科豆蔻是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種仁。本品辛溫,能溫中行氣,澀腸止瀉。常用于脾腎虛寒引起的腹瀉、久痢、滑脫失禁等疾病。,并能溫中行氣,治療冷凝氣滯之腹脹痛。
草豆蔻是姜科植物草豆蔻的種子。本品干濕行氣,溫中止嘔,治寒濕內阻脾胃腹脹,冷痛惡心嘔吐。
四、金不換、三七、菊三七和土大黃
金不換;為防止已科植物華千金藤的根。本品苦寒,具有清熱解毒、祛瘀止痛的功效,善于治療胃痛、痢疾、癰腫痛、跌打損傷等。
三七是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三七苦、甜、溫,能散瘀止血、消腫止痛,具有止血不留瘀的特點,特別適合出血瘀者,是跌打損傷的重要藥物。
菊三七,為菊科植物草三七的根莖。功用與三七相似,但散瘀止血作用弱,可解毒消腫,多用于跌打傷痛、瘡癰腫毒等。
土大黃是遼科植物土大黃的根。本品苦寒,能清熱解毒,祛瘀殺蟲。可用于治療肺癰、腮腺炎、瘡腫、跌打損傷、燙傷等。
另外,大金牛草、地不容、白接骨、虎頭蕉等,又稱金不換,因來源不同,藥用不同。
五、蛤蜊和五倍子
蛤蜊。本品咸平,具有清肺化痰、軟堅散結的功效,善治痰熱互結引起的膽瘤、淋巴等。
五倍子是漆樹科植物鹽、皮木、青麩楊等葉子上的寄生蟲。五倍子酸咸寒,收斂固澀,具有降火的功效。最適合各種滑瀉、遺精自汗、虛熱的人。外用還能滋潤和收斂潰瘍,可治療潰瘍和潰瘍。
六、重樓和拳參
重樓。本品苦寒,能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治療所有癰瘡、咽喉腫痛、蟲蛇咬傷等。,外涂內服均有效。它的煎劑仍然有平喘和定驚的作用。
拳參是遼科植物拳參的根莖。本品苦、酸、冷,用于治療癰腫、咽喉腫痛,功同重樓。但是,本品味酸、收斂,常用于痔瘡便血、紅白痢疾等。
七、.竹黃和天竺黃
竹黃。本品性質平淡,能祛風除濕,活血通經,定驚化痰,多用于風濕痹證、四肢麻木等。
天竺黃是禾本科植物青皮竹在竹節(jié)間儲存的汁液,被竹黃蜂咬傷后干燥凝結而成的塊狀物。本品甘寒,清熱祛痰,涼心定驚,治痰熱驚風,熱病神暈,為兒科需藥。
黑脂麻和亞麻子
黑脂麻;又稱胡麻和黑芝麻,是胡麻科植物脂麻的成熟種子。本品甘平,能滋養(yǎng)肝腎,潤燥潤腸,用于肝腎陰虛、精血不足引起的早白、久病脫發(fā)或血虛、腸燥便秘。
亞麻子是亞麻科植物亞麻的種子。本品祛風潤燥,治療風毒引起的皮膚干燥、瘙癢或津枯便秘,補肝補腎、精血弱。
以上幾組藥材,雖然名稱相同,但是是異物。有的雖然效果相似,但不同,或者功能完全不同。為了避免混用,建議處方中不要用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