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藤黃的功效與作用 藤黃炮制后的作用
藤黃也叫玉黃或月黃。呈管狀或不規則塊狀。常見藤黃直徑3-5cm,呈紅黃色或橙棕色,垂直條紋呈貝殼狀,分布在廣東或廣西。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草七·藤黃中提到:今畫家使用的藤黃,都是經過煎煉的。可見藤黃在藥物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藥理研究表明,本品含藤黃素、藤黃酸、異藤黃寧、新藤黃寧等。藤黃制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很強的抑菌作用,醇溶液對綠膿桿菌有很強的抑菌作用。藤黃酸對各種腫瘤具有較強的抗腫瘤活性,在有效劑量范圍內毒副作用相對較小。它對抑制腫瘤細胞有很高的選擇性,可以有選擇地殺死癌細胞,但對正常動物造血系統和免疫功能沒有影響,這是目前腫瘤化療藥物所不具備的。
藥代動力學研究還表明,藤黃酸在腫瘤組織中分布較高,持續時間較長。藤黃酸是一種廣譜抗腫瘤藥物,對各種腫瘤特別是消化系統腫瘤有顯著療效。
控制藤黃主要用于治療癰、癬、潰瘍、損傷出血、牙齒蛀牙、湯火傷。酸,有毒。外用:研末調敷、磨汁涂或熬督涂。內服:入丸劑(一次1~2厘米)。注意:體質虛弱者避免服用,容易引起頭暈、嘔吐、腹痛、腹瀉甚至死亡。
制作藤黃的方法:在盤子里準備一塊豆腐,在中間挖一個槽,把藤黃放進去,然后用豆腐蓋上,放進鍋里。蒸至藤黃溶解,取出冷卻至凝固,然后干豆腐。將藤黃放入磁罐中,加入鮮荷葉油炸汁加熱半小時,直到罐中的溶液變成紫紅色,濃縮成糊狀,然后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