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藥物過敏這件事 解析藥物過敏
很多藥品說明書都明確指出服藥是否過敏。冬天來了,感冒的人擠滿了醫院,越來越多的人因為服用感冒藥而過敏。前兩次服藥后患者沒有反應,但多次服藥后會出現皮疹和水泡,這是感冒藥引起過敏的常見癥狀。
為什么會過敏?藥物過敏一般都發生在多次使用同一種藥物之后,而很少發生于首次使用者。而且,藥物過敏多為后天性,其致敏性的獲得來自于過敏前多次接觸某種藥物。藥物過敏的致敏物質是藥物。如果你多次接觸某種藥物(抗原),你的身體會產生相應的抗體。當你再次接觸同一抗原)時,體內會產生免疫反應,俗稱過敏發作。然而,一些患者在第一次使用某種藥物后有過敏反應,甚至有過敏性休克。事實上,這類患者在使用藥物前已經接觸過這種藥物。例如,第一次使用青霉素是過敏反應的人可能喝過注射過青霉素的牛奶,接觸過注射過青霉素患者的飛沫和尿液,或外用過青霉素。此外,大量的青霉素孢子漂浮在空氣中,腐爛的橙子通常含有大量的青霉素,無論是食用還是接觸都可能成為對青霉素過敏的條件。由此可見,在懷疑自己的藥物過敏并考慮過敏原時,過去常用的藥物不應排除在外。一旦確定對某種藥物過敏,應防止再次接觸。
此外,中藥也有副作用,也可能使人過敏,輕只出現各種皮疹,多伴有瘙癢;嚴重可發熱、頭暈、頭痛、易怒,或喉水腫、哮喘、嘔吐、腹瀉、剝離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