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傷胃多久能恢復 盤點那些傷胃藥物
以下是幾種易損傷消化道的藥物。
阿司匹林(乙酰水楊酸、醋柳酸):
大量服用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長期服用可引起胃腸道出血和牙齦出血,誘發胃潰瘍,或惡化和穿孔原有胃潰瘍。
預防:現提倡服用小劑量(每天100毫克)防止血栓形成;使用本藥腸溶片;飲酒后禁止服用本藥;禁止服用糖皮質激素。
止痛藥(撲熱息痛、消炎痛、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常用的止痛藥是從上述藥物中提取的混合物。臨床上主要用于神經性頭痛、肌肉關節疼痛、風濕病等。止痛藥(藥物)可直接損傷胃粘膜,破壞胃粘膜屏障,產生急性胃炎或胃出血。當胃粘膜本身有病變(胃炎、胃潰瘍)時,很容易加重病情。
預防:一般認為胃炎、胃潰瘍活動期禁止服用止痛藥;非活動期應盡量少服用止痛藥,進食后服用,以減少對胃粘膜的損傷。
感冒藥:
由于病毒感染沒有特效藥物,西醫主要是對癥治療,如服用速效感冒膠囊,這些藥物含有許多解熱鎮痛藥物(如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等),可直接損傷胃粘膜,引起胃炎和潰瘍出血。
預防:不宜長期服用大量此類藥物。服用前最好服用膠體鉍、硫糖鋁、米索前列醇等胃粘膜保護劑。
皮質激素(如強松、地塞米松):
這些藥物的大劑量或長期應用可導致肥胖、多毛、痤瘡、血糖升高、眼壓升高、鈉和水潴留、血鉀降低、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甚至胃出血穿孔、骨質疏松、脫鈣、病理性骨折、傷口愈合不良等。
預防:盡量避免長期或大劑量使用此類藥物。腎上腺皮質亢進、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腸道疾病或慢性營養不良患者應避免使用。
氯化鉀:
用于預防和治療低鉀血癥(主要是由于嚴重腹瀉、長期使用鉀利尿劑或長期使用大量皮質激素引起的)。該藥物刺激胃粘膜,可引起上腹部不適、腹痛,甚至胃十二指腸潰瘍、胃壞死。
預防:最好在飲料中稀釋10%溶液,飯后服用。
降糖藥(優降糖、苯乙雙胍):
用于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及部分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苯乙雙胍對胃腸道的不良反應有厭食、惡心、嘔吐、口中金屬味等,服大劑量時可發生腹瀉;優降糖為磺脲類降糖藥,此類降糖藥如用藥劑量大時間長,常可出現胃腸道不適,腹痛、發熱,皮膚過敏,低血糖。
預防:服用苯乙雙胍時,應密切觀察反應。當不良反應嚴重時,可以停止用藥,并更換其他降糖藥物。肝腎功能不全患者應謹慎使用優降糖糖尿病昏迷、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青少年、兒童和孕婦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