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傷性白內障癥狀 外傷性白內障的診治
晶狀體混濁是由眼球穿透損傷、鈍挫傷、輻射損傷和電擊損傷引起的創傷性白內障。
病因及臨床表現
創傷性白內障的常見病因及臨床表現如下:
1、眼球穿透損傷引起的白內障眼球穿透損傷同時破裂晶狀體囊膜,晶狀體皮層接觸房間水變得渾濁。如果破口小而淺,破裂后立即關閉;形成局限性渾濁;如果裂縫大而深,則所有晶狀體都是渾濁的。渾濁的皮進入前房可繼發葡萄膜炎或青光眼。
2、眼睛鈍挫傷引起的白內障挫傷時,晶狀體前囊可出現環狀濁度,導致瞳孔邊緣虹膜色素上皮破裂脫落在晶狀體表面Vossius環狀濁度,可在晶狀體囊下形成濁度。嚴重挫傷可導致晶狀體囊破裂,特別是后囊容易破裂,房間水進入晶狀體形成濁度,囊膜破裂小可形成局限性濁度,有時濁度可部分吸收。
三、輻射性白內障有三種:
1.紅外線性白內障:濁度通常從后極性皮質外層開始,呈金色晶狀光澤,逐漸形成不規則網狀盤狀濁度,逐漸向皮質延伸或發展為板狀濁度,最終成為完全性白內障。有時前囊下也有輕微的濁度。
2.電離輻射性白內障:主要指X線,γ線和中子等照射晶狀體后所致的白內障。X線、γ射線引起的原始晶狀體后囊出現顆粒狀濁度,后皮形成空氣泡,前后雙層濁度在邊緣融合形成環,前囊下也可有一點線性濁度和空氣泡,逐漸發展為完全濁度。中子對晶狀體的損害比X線和γ射線強,白內障形態相同。
3.微波性白內障:晶狀體皮層出現點狀混濁。
4、電擊性白內障:觸電損傷為晶狀體前囊和前囊下皮質混濁,雷電損傷前后囊和囊下皮質混濁。大多數情況下,濁度沒有發展,但也可以逐漸發展為完全性白內障。
【治療】
1.限制性混濁對視力影響不大的,可觀察或試用藥物治療。
2.晶狀體皮質突入前房,使用皮質類固醇、抗炎疼痛和眼壓藥物,等待創傷炎癥反應減輕或消退后手術切除白內障。如果炎癥反應不減輕或眼壓無法控制或皮質與角膜接觸,應及時切除白內障。
3.如晶狀體已完全混濁,光覺及色覺正常,均應做白內障摘出。
4.創傷性白內障多為單眼,白內障摘除時應盡可能植入人工晶體。
5.根據創傷性白內障發病機制,中國中醫研究院中研國家醫院眼病治療康復中心精選珍貴中草藥"祛障靈湯",對本病有很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