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痛經最有效的方法 教你輕松趕走痛經!
外治法:
月經前3天,用胡椒粉3克,醋調為糊狀,等分2。取膠布2塊,將胡椒粉糊置于膠布中,貼雙側涌泉穴,按摩10分鐘。
前三天晚上雙手重疊,手掌向下壓在小腹中間,逆時針旋轉揉搓10分鐘,從小腹向臍部推30-50次。
用艾葉50克,胡椒10克,陳皮20克,烤黃為末,用少許白酒和紗布包裹,睡前將其放在臍下3英寸處,壓上熱水袋,具有暖腎濕經止痛的功效。
睡覺前,將手掌壓在兩側腎俞穴上,立即感到溫暖,然后仰臥10分鐘以上,雙手輕輕顫抖揉搓,達到溫腎調經止痛的效果。
肉桂10克,吳茱萸20克,茴香15克,元胡15克,4藥共研細末,用黃酒適量熱敷于臍部;宜用膠布固定,冷后可再炒熨敷,以不燙傷皮膚為度。本法治寒濕凝滯痛經。
鼻嗅法、草烏、香附各0.5克,研末,將絲包塞入兩側鼻腔10-20分鐘,即可止痛;10分鐘后取出藥物,一般1-3次。
發泡法0.3克,置臍,上蓋槐樹白皮灼,臍部可起泡,現在即愈。
食鹽250克―500克,蔥250克,姜200克,用藥共烘熱,放在布袋里,溫熨下腹部,用于寒濕凝滯的痛經。
王不留行,將三陰交、關元、氣海貼在香桂活血膏上,每天換一次,經前2-3天感覺有輕微隱痛即貼;對部分患者有預防作用。
食療法:
益母膏,均可用益母草2斤煎成膏,行經前3天每次吃1勺,每天吃兩次,早晚空腹吃。
姜,如四肢發冷,面青唇白,可用姜加紅糖煎服。
玉簪花,可用玉簪花20克,紅糖25克,煮3個雞蛋,一天吃一次。
牡丹根,可以用紅牡丹根煮甜酒糟吃,一天一次。
龜魚對散瘀有效。中醫書中介紹了痛經充血的處方。烏龜很多,但服用時必須根據病情與其他藥物配合,醫生需要診斷處方才能適合病情并取得效果。
茶療法:
痛經茶由10克、烏藥10克、延胡索10克、肉桂3克組成。月經前或月經期間,由于寒濕、氣血不足或情緒不好等因素,小腹隱痛,時感飽滿,或小腹寒冷。如果熱了,可以用藥研碎,用沸水沖泡代替茶,每天2劑,服用3-5天。這種茶具有很強的溫經、理氣、止痛作用。
調經茶60克,川芎10克,益母草45克。腹痛、月經少但不暢的人,可以用藥研磨,用沸水沖泡或加水稍微煎煮,代茶頻飲,每天1劑,連續服用5天。這種茶具有很強的補血、調經、止痛作用。
活血茶由5克、5克檀香、1克綠茶和5克紅砂糖組成。月經少、小腹脹痛、經色紫暗的人,可先將紅花、檀香粉碎,再與綠茶一起煎煮,加入紅砂糖后飲用,每天服用1-2劑,服用3-5天。全方位口感甘溫,具有明顯的活血化瘀止痛作用。
月季花茶10克,紅茶1.5克,紅糖25克。月經前1-2天或月經期間小腹脹隱痛,月經量少的,可在月經前3-4天取茶劑,用沸水沖泡,代替茶飲用;連續服用一周左右,往往能得到理想的療效。
備9克,烏藥9克,元胡9克,肉桂3克,細辛3克,共研粗末,水泡代茶。用于寒濕凝滯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