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癥哪里疼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治療
近年來,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抑制其生長發(fā)育,一般可用藥物治療;另一種是消除異位內膜組織,可用手術切除。常用的治療方法如下:
1. 丹那唑。每天400~600毫克,連續(xù)3~6個月,90%的癥狀可以緩解,痛經和盆腔疼痛可以緩解或消失。約33%的患者懷孕,但2~3個月后復發(fā),癥狀再次出現(xiàn)。肝腎功能人要慎用。
2. 內美通。每次2.5毫克,一周2次,共服藥3~6個月。
3. 孕酮或雌激素聯(lián)合治療的目的是使子宮內膜萎縮,但如果使用不當,可能會出現(xiàn)突破性出血,藥物必須持續(xù)6~9個月,否則效果不大,停藥后幾個月病情和癥狀會復發(fā)。
4. 三苯氧胺。據(jù)報道,使用三苯氧胺10毫克,每天2~3次,連續(xù)2~3個月后,內膜異位癥疼痛減輕,月經量減少,甚至閉經。
5.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及其類似物質:28天皮下注射一次,一般提倡持續(xù)6個月。長期使用抑制卵巢功能,減少雌激素分泌,可導致骨代謝抑制,容易產生骨質疏松癥,藥物更貴。
6. 手術治療。根除性手術,切除子宮、卵巢、輸卵管和異位內膜病變,適用于45歲以上、需要生育和嚴重疾病的患者;45歲以下可保留一側或雙側卵巢,維持卵巢內分泌功能;切除或破壞異位內膜病變,保留子宮及至少一側卵巢和輸卵管的生育功能。只要有卵巢,一般不會影響生活質量,但術后殘留的小病變可能會繼續(xù)生長和復發(fā)。
藥物治療可以抑制卵巢激素分泌到閉經,但可以暫時預防疾病的發(fā)展,或變,緩解痛經、盆腔疼痛減輕或消失,提高妊娠率。但未孕不繼續(xù)服藥,卵巢功能逐漸恢復,通常停藥2~3個月后復發(fā),癥狀復發(fā)。請注意,有血栓形成史或肝腎功能差的人不需要或謹慎使用藥物。服藥者應注意肝功能損傷和雄性化等副作用。丹那唑是上述藥物中明顯的。中藥治療可抑制部分患者病緩解癥狀,調經促孕。
總之,無論用中西醫(yī)保守治療,患者往往癥狀反復,需要長期治療。因此,應綜合考慮患者的年齡、癥狀、病變范圍和生育要求。原則上癥狀輕微者采用期待療法,尤其有生育要求且病情輕、中度者可先用藥物保守治療,病變嚴重的年輕患者行保留卵巢、子宮的保守手術。對于癥狀和病變嚴重且無生育要求的患者,醫(yī)生和患者必須仔細討論手術方法,不要輕易切除子宮和卵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