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高危藥品有哪些 五種高危藥使用應慎重
胰島素
用于機體內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時促進糖原、脂肪、蛋白質合成的激素。能促進全身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異生,用于治療糖尿病、消耗性疾病,特別是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胰島素過量會導致血糖過低、饑餓、精神不安、瞳孔擴張、焦慮、頭暈、震顫、昏迷。患者還可能有胰島素耐藥性、過敏、水腫等副作用,劑量過大,會出現高胰島素血癥。它還會導致腹部肥胖和體重增加。
建議每次注射部位輪換,避免胰島素吸收不同部位引起的血糖波動。每天測量血糖,了解血糖波動。
阿片類麻醉藥
它主要包括嗎啡、可待因、復方樟腦酊和罌粟堿,以嗎啡為代表。嗎啡首先興奮中樞神經系統,然后抑制,主要是抑制,有很強的鎮痛作用,但也有明顯的鎮靜作用,咳嗽作用,也作為麻醉和術前藥物,可以增強麻醉的效果。
長期使用阿片類藥物會引起快樂和成癮。過量使用阿片類藥物會導致藥物中毒、頭痛、頭暈、惡心、嘔吐、昏迷、呼吸抑制和驚厥。慢性中毒會導致食欲不振、便秘、消瘦、衰老和性功能障礙。
因此,禁止支氣管哮喘、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嚴重肝功能不全等患者。禁止嬰幼兒、孕婦、哺乳期婦女和未成熟新生兒。
氯化鉀
臨床常用的電解質平衡調節藥物,用于治療和預防食物不足、嘔吐、嚴重腹瀉引起的低鉀血癥,也可用于心臟、腎水腫、洋地黃等強心苷中毒引起的頻繁、多源性早搏或快速心律失常。
使用不當時,可出現疲乏、肌張力減低、反射消失、周圍循環衰竭、心率減慢,甚至心臟停搏等不良反應。
臨床使用時,注射速度應慢,濃度不宜過高。禁止高鉀血癥患者、急性腎功能不全和慢性腎功能不全。
抗凝藥
屬于肝素、低分子肝素、華法林、阿司匹林、氯吡咯雷、利伐沙班等一類干擾凝血因可防止血管內血液流動"堵車"的藥物,維持血液正常流動,發揮出抗凝、降低血脂、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的作用。適用于房顫、高血壓、糖尿病、心絞痛、急性冠脈綜合征、心臟瓣膜置換術后的60歲以上患者等。
抗凝劑用量不足,不能發揮抗凝作用,導致中風和心肌梗死的風險增加。服用過多,會出現出血、胃潰瘍、黑便等副作用。
因此,抗凝治療更注重個性化治療,定期到醫院檢測凝血時間,及時調整劑量。
高濃度氯化鈉
一種電解質補充劑,可以補充熱能和體液,用于各種原因導致的飲食不足或大量體液流失。
輸注過多或過快會導致鈉潴留,導致水腫、血壓升高、心率加快、胸悶、呼吸困難,甚至急性左心衰竭。高濃度使用還會導致高鈉血癥、靜脈炎和局部腫脹疼痛。低鉀、低鈉和低磷血癥易發生在葡萄糖的長期簡單供應中。
因此,應同時考慮葡萄糖和氯化鈉的使用量。根據所需熱能計算葡萄糖用量,注意檢查血清鈉、鉀、氯濃度、腎功能等。老年人和嬰兒的生理功能較低,應嚴格控制補液量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