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錯藥怎么緊急處理 服錯了藥物 應怎么補救?
很多家庭都儲備著一些藥物,以便急需時方便服用。但是一些老人的記性和眼神都不太好,容易在服藥時拿錯藥物,導致誤服。而小孩子的好奇心又特別重,有時會把藥物當成糖豆吃了。這往往是很危險的,遇到這種情況,家人應該采取怎樣的急救措施呢?
空軍總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藥師王幼珍說,當家人發現老人或孩子服錯藥(不是腐蝕性很強的藥物)時,應該在第一時間催吐,催吐可以在家中進行(兒童應在家長幫助下進行)。方法是、雞毛等刺激患者咽部,引起嘔吐,使其將胃內的藥物吐出來,然后先喂患者大量清水,再刺激患者咽部,使水和胃內殘留的藥物一起嘔出來。
如果誤服了碘酒,應馬上給病人喝面糊、米湯等淀粉類的流質,然后催吐。因淀粉與碘作用后,能生成碘化淀粉而失去毒性,反復多次,直到吐出物不顯藍色為止,這表明胃中的碘已基本吐盡。
如果誤服了來蘇兒等腐蝕性很強的藥物,則不宜采取催吐的方法,而應讓病人先喝大量雞蛋清、牛奶等,這些食物可附著在食管和胃黏膜上,從而起到保護的作用,以免再次受到損傷。
經過在家中進行的初步急救處理后,應立即送病人到醫院救治,并帶上病人吃錯的藥或藥瓶,供醫生搶救時參考。如果不知道病人服的是什么藥,則應將病人的嘔吐物、污染物、殘留物帶到醫院,以備檢查。
王大夫提醒,當病人誤服了某些藥物后,如果沒有在家進行初步急救處理,等到了醫院再做處理的話,病人可能會因食管和胃黏膜損傷嚴重,而導致日后進食、消化困難,所以發現病人服錯了藥物時,應該在第一時間采取初步的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