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情減量是什么意思 “小兒酌減”究竟該減多少
近日,領居張先生才8個月的寶寶得了感冒,他急忙給她服用速效傷風藥。但張先生把膠囊說明看了個遍,那鋁箔紙上只有簡單寫著:"口服,一次2~3粒,一日三次,兒童酌減。"是給孩子喂一粒?半粒?還是四分之一粒?初為人父的張先生著實摸不著北。最后,他怕喂半粒苦著孩子,干脆就給寶寶喂了一粒。
豈料,喂藥后不到10分鐘,寶寶面色發青,并不斷抽搐。張先生只得趕緊送醫院,結果診斷為藥物過量導致的癥狀。張先生說:"藥品說明書或處方箋上,經常看到小兒酌減的用法說明,可又沒有具體規定。我們怎么知道喂多少呢?我現在正準備投訴廠家。不過,不是為了賠償,而是借此引起廠家重視。"
據有關部門抽取1600份兒童普通兒科藥方的抽查統計,所使用的藥品達320種,但針對獐服用的專用藥品不到十分之一,大部分的藥品劑型均為兒童與成人共用。共用藥的"兒童酌減"又往往讓家長為難,即使有按體重酌減的規定,共分藥服用的痙也讓"花朵們很受傷"。人們不禁要問,藥品事關民生,生產廠家能否多為患者考慮一下,制定藥品說明時詳細一點,在熱于什么"減肥"、"保顏"、"養生"之類藥品生產的同時,能否為兒童"量身定制"專用藥呢?
像張先生遇到的這種情況,許多人可能都碰上過。"兒童酌減"這種說明是否科學合理呢?資深醫師認為"兒童酌減"本身就是說而不明。藥量的大小直接關系病人的康復狀況。兒童身體機能較弱,用藥量不規范不僅會出現與成人一樣的毒性反應,而且還會對生長發育造成極大的影響。那么"兒童酌減"到底該減多少?某制藥廠質管部一位負責人很模糊地答道:"兒童減一半就行了。""是不是幾個月的幼兒和12歲的兒童都減一半呢?"筆者問。該負責人略作思考:"這當然要看情況,反正不越過成人藥量就沒什么大問題。""那么你們的藥品為什么不在說明書上注明具體標準呢?""遵循傳統,我們廠的這種感冒藥一直是這種說明。"
可以看出,"小兒酌減"的藥品說明已成了藥品說明書上的一種習慣寫法,還沒有引起多少藥廠的注意。為了方便廣大的消費者,也為了患者服藥安全,應該相信兒童專用藥市場方興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