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銷售假藥后果特別嚴重 工人稱從不吃勾兌出的假藥
工人說,他們從來不吃這些用糖漿、香精、色素和防腐劑勾兌出來的假藥。
南昌市公安局治安支隊行動大隊劉超教導員:"我們后面也問這個工人,我說你這樣的衛生條件,這樣的狀況,生產出來的這個糖漿啊,你們會不會吃?他們工人自己說,根本就不敢吃這樣的糖漿。"
南昌市公安和藥監部門在這兩個假藥加工窩點,共查獲13800多瓶假冒藥品、保健食品,還有7萬多個涉及60多個藥品、保健食品的產品包裝盒,案值200多萬元,這也是江西近年來查獲的最大的一起假藥案件。
南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查處錢太高處長:"這次我們在現場發現的大部分產品呢,大部分都使用了藥品的通用名稱,但是它沒有取得任何的藥品批準文號。這樣我們老百姓在購買這一類產品的時候,就很容易把它誤認為這是藥品。老百姓購買到這種產品之后呢,很容易耽誤他本來應該用藥品來治療的病情,這樣,總的來說,這種情況危害比較大。"
神秘包裹背后隱藏的假藥生產窩點終于浮出了水面,公安人員隨后在疊山路上的一家賓館里,抓獲了涉嫌組織假藥生產的幕后老板汪星合。
據汪星合交待,假藥配制和銷售都由他一手操辦,自2005年以來他先后炮制過止咳、護肝、護腎以及治療婦科病、心血管病的假冒暢銷藥品。
南昌市公安局治安支隊行動大隊一分隊指導員:"他這個公司是2005年成立的,到現在前后已經生產過幾十個那個國內品牌的那個藥品,他有這個,你像那個止咳,護肝啊、護腎啊、婦科病之類這些治療這些病的藥品,都生產過。"
據了解,用非藥品冒充藥品這種手法造假,利潤非??捎^。
南昌市公安局治安支隊行動大隊一分隊指導員:"他生產假冒產品,他成本的話,就是說一瓶,或者一盒,他成本價錢都差不多,就是一塊多兩塊錢不到,賣到外面去,他大批量賣的話,像賣到第一手經銷商手上他就能賣到三塊多,四塊多,有的能賣到五塊多,產品呢,我們問了一下他,主要為什么生產這些產品,他就說,根據客戶的需要,市場上什么藥品那個銷得多,他就生產出相類型的產品。"
據汪星合交待,他2005年3月先在香港注冊了一家注冊資金僅為1萬元的"香港百草堂藥業投資有限公司",接著在南昌注冊了"江西古都綠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這兩家公司都沒有取得藥品生產和經營的資質。隨后便把公司秘密轉移到兩套民宅內,用普通糖漿、焦糖色素、香精以及防腐劑等配制出所謂的藥液,生產十多種假冒藥品和保健食品。
這些假藥品和保健品在披上香港"藥業公司"研制或監制的外衣后,一度暢銷河北、湖南、山東、安徽、內蒙等全國10多個省市自治區。
南昌市公安局治安支隊行動大隊一分隊指導員:"在法律上他說,他自己心理上認為,做這些假藥不會害死人,他就覺得心理安全。然后做這些藥呢,技術手段也簡單,就是說,需要的原材料都是很普通的,可以自己大量的拿到這些材料,把這些灌出來裝出來就是一個藥品,把它賣出去了。"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介紹,被江西公安和藥監部門查處的這起特大制售假藥案件,其造假藥的特點是,產品名稱、包裝都仿冒目前市場上知名度較高的暢銷藥品,這已經成為一種新的藥品造假形式,嚴重擾亂了藥品市場秩序,威脅患者的用藥安全。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聞發言人顏江瑛:"以非藥品冒充藥品這樣的違法產銷行為,那么,按照《藥品管理法》的規定,是以假藥論處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和公安部門一直在密切配合,加大打擊力度,打擊這種制假售假的行為,來凈化藥品的市場,保護公眾健康。那么,今天呢,我也想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要學會自我保護,在購買、使用藥品的時候,一定要認準國藥準字號,以免上當受騙。監管部門在加強監管的同時,我們消費者也要自我保護自己。"
專家介紹:看清藥品或者保健食品批準文號,是消費者規避購買使用假藥以及假冒保健食品風險的最主要的一種手段。
現在所有的國產藥批準文號都是國藥準字,就是1位拼音字母加8位數字。拼音字母表示藥品的類別,8位數字代表的批準藥品生產的部門、年份以及序列號。
假藥有時候會使用廢止的、或者虛假的批準文號,消費者只要登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WWW.SFDA.GOV.CN即可查詢藥品批準文號的真偽,在這個網站消費者還可以查詢到保健食品批準文號。
當消費者對所購藥品或所用藥品、保健食品質量有疑問時,可保存病歷、處方、購藥發票、收據以及藥品內外包裝、藥品和他人見證等相關物證,向當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或者消費者協會進行投訴,維護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