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過敏輕重怎么區分 如何判斷藥物過敏反應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醫療保健意識的提高,醫生的指導和自我治療越來越普遍。此外,新藥的推出翻了一番,藥物引起的過敏反應逐年增加。許多讀者咨詢如何及時識別藥物過敏?
記者詢問了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皮膚病科副主任醫師于波博士。他告訴記者,藥物過敏反應,又稱異常反應,是指特定體質的患者使用某種藥物后的不良反應。常表現為皮膚潮紅、瘙癢、心悸、皮疹、呼吸困難,嚴重者休克或死亡。那么,如何判斷自己的過敏是藥疹呢?
一、用藥史,引起藥物過敏最常見的藥物主要有:①抗生素類,青霉素、鏈霉素、氨芐青霉素、氯霉素、土霉素等。②磺胺類。③阿斯匹林、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等解熱鎮痛。④催眠藥、鎮靜藥和抗癲癇藥。如魯米那、眠爾通、泰爾登、苯妥英鈉等。⑤異種血清制劑及疫苗等。如破傷風抗毒素、蛇毒免疫血清、狂犬病疫苗等。⑥中藥還會引起藥疹。葛根、天花粉、板藍根、大青葉、穿心蓮、丹參、毛冬青、益母草、槐花、紫草、青蒿、防風等單味藥物引起藥疹;成藥包括六神丸、云南白藥、牛黃解毒片、銀翹解毒片等。此外,部分復方中藥為西藥,使用時應多加注意。
2、潛伏期。第一次用藥過敏多發生在4~20天內。重復用藥通常發生在24小時內。特別是對于以前從未服用過的藥物,在服用后的一定潛伏期內過敏需要高度懷疑。
3、癥狀和體征包括固定紅斑、麻疹紅斑、猩紅熱紅斑、蕁麻疹、多形紅斑、紫色疤痕、玫瑰糠疹、大皰性表皮松解或剝離性皮炎。皮疹通常伴有更嚴重的瘙癢。除固定性紅斑和蕁麻疹藥物過敏外,其它藥物過敏對稱,全身分布,皮疹發紅,顏色鮮艷。有時會有粘膜損傷。皮疹通常從面部和頸部開始,依次影響上肢、軀干和下肢,或伴有感冒、發燒、全身不適等癥狀。停藥后皮疹逐漸消退,病情嚴重者有生命危險。因此,一旦懷疑自己患有藥物過敏,需要及時到醫院請專科醫生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