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抗腫瘤藥物研究進展 天然抗腫瘤藥物的研究進展
17薏苡仁薏苡仁Coixlacryma-jobiL.var.mayuen(Roman.)Stapf為禾本科植物,味甘、淡,性微寒,具有利水滲濕、健脾、除痹、清熱排膿之功。其含有多種成分,主要含有脂肪油,油中含薏苡仁內脂,并有多種氨基酸及糖類。水醇法提取的薏苡仁內脂對體內S180及肝癌H22細胞株不但有較好的抑瘤活性,還具有良好預防癌癥的作用,同時對化療藥物也有明顯的增效作用[27]。
18丹參丹參SalviamiltiorrhizaBge.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調經、涼血消癰、安神之功。丹參的乙醚或乙醇提取物可通過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和DNA合成、誘導腫瘤細胞分化凋亡、影響腫瘤細胞基因表達及端粒酶活性、影響caspase蛋白和膜表面蛋白等機制,對腫瘤細胞產生殺傷、誘導分化和凋亡、抑制侵襲和轉移等作用[28]。其具有的誘導腫瘤細胞分化的作用,有希望使丹參酮成為一種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效低毒的新型抗腫瘤藥物。
19靈芝靈芝為多孔菌科植物赤芝Ganodermalucidum(Leyss.exFr)Karsi.或紫芝Ganoderajaponicum(Fr.)Lloyd的子實體或孢子,味甘、微苦,性平,具有補中益氣、養心安神、止咳平喘之功。靈芝提取物(主要是多糖、三萜類)能提高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增強機體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功能,促進免疫細胞因子的產生,增強淋巴細胞的DNA多聚酶a活性等,達到預防癌癥發生模式、初期治療模式、后期治療模式中產生抑瘤效果,且發現靈芝及其有效成分確無直接細胞毒作用,但可通過增強機體抗腫瘤免疫力而間接抑制腫瘤細胞生長或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并因此發揮抗腫瘤作用[29]。
20貝母貝母為百合科植物暗紫貝母FritillariaunibracteataIiasiaoetK.C.Hsia、川貝母FritillariacirrhosaD.Don、棱砂貝母(FritillariadelavayiFranch)等的鱗莖,味苦、甘,性微寒,具有潤肺化痰、清熱散結之功。古代用它來治療乳巖、乳癰、痰核和瘰疬等各種疾患,有明顯的散結毒、消癰腫效果。其塊莖中提取、分離出的土貝母苷甲顯示強抗腫瘤活性,且組分的純度愈高,其抗瘤活性愈強,不良反應愈弱。該苷甲是一種巨環三萜皂苷,在體內不僅可抑制幾種移植性小鼠腫瘤的生長,而且可延長帶瘤小鼠的生存期[30]。從以上綜述可以看出,具有抗腫瘤作用的天然藥物數量不少。我國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令國內外矚目的成績。但是,還有許多抗腫瘤天然藥物的研究工作還停留在粗提取物(例如醇提物、水提物或有效部位)研究,因此期待我們進一步深入研究,篩選出抗腫瘤作用的有效成分,研究開發出一些像紅豆杉(紫杉醇)和斑蝥(斑蝥素)這樣高效、不良反應較小的藥物。同時應當借鑒、開發和利用國外現有的技術,對天然抗腫瘤藥物的有效成分及其結構修飾與合成進行研究,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開發出高效、低毒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天然抗腫瘤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