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打多了造成自閉癥 驚!抗生素讓孩子變聾子
其中,慶大霉素、鏈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最為突出抗生素。
一、慶大霉素
如果劑量過大,療程過長,通過血液循環進入內耳,會損害聽神經末梢。具體損傷部位為耳前庭,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頭暈、頭暈、步態蹣跚;如果毒性涉及耳蝸,就會出現耳鳴、耳聾等疾病。該藥物主要依靠腎臟排泄,如果腎功能不好,藥物難以排出,積累中毒,使腎臟進一步受損,更容易導致耳聾。
據上海醫科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報道,他們在三年內對73名青霉素兒童(無中耳炎)進行了電氣測試和聽力檢查,其中最小的為10個月,最大的為8歲,用藥時間不到兩天,超過33天,結果發現有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傷,嚴重耳聾高達41例,特別是2歲。由此可見,年齡越小,耳中毒程度越重,與用藥總量、給藥、療程長短密切相關。靜脈注射引起的毒性反應遠高于肌肉注射。此外,成年人使用該藥物引起耳中毒反應的情況并不少見。
使用慶大霉素時,需要服用復合維生素B或維生素B1.能促進感覺細胞代謝多種營養物質,保護內耳,預防藥物中毒。
二、鏈霉素
結核玻璃主要用于治療聽神經和腎功能損傷,類似于慶大霉素。如果發現眩暈和耳鳴,應立即停止用藥,并使用維生素A、復方維生素B、維生素C和硫酸軟骨素(康得靈)、強松等治療,有一定效果。也有人提倡在鞘內注射維他命B12.能預防藥物對內耳的毒性作用。
三、卡那霉素
對耳蝸神經和腎功能的損害最為明顯。持續性耳鳴通常是聽力喪失或耳聾的先兆,一旦發生,應立即停止用藥。但有的病人耳鳴與耳聾會同時發生,甚至沒有耳鳴直接出現耳聾,若有腎功能損害,則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故患有腎病者忌用,對50歲以上的病人慎用。最近,一些研究發現,服用甲狀腺素對耳蝸有保護作用,可以大大降低卡那霉素引起的耳聾和耳聾的發,不影響原有療效。
四、新霉素
如果與卡那霉素相比,耳蝸神經和腎功能損傷的程度更差。患者耳朵首先有悶脹感,然后有鳴耳聾。過去,新霉素的口服制劑毒性較小,但事實并非如此。即使在局部應用中,也有中毒危險。我們應該保持警惕。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耳毒性抗生素具三個隱蔽性特點。如慶大霉素、鏈霉素等引起的聽力損傷,第一個內耳高頻區域(約8000赫茲),使高音聽力下降,一般不易發現,幾周、幾個月或半年、一年后,毒性擴展到低頻區域,患者聽話困難,不會意識到與藥物有關,這在醫學上被稱為"遲發性耳毒反應",尤其是嬰幼兒和老年人最常見。另一個例子是,即使新霉素和卡那霉素停止使用,它們也在體內完全分解和排泄,但由藥物引起的內耳毛細胞退化和聽神經細胞變性萎縮仍在繼續,直到聽力完全喪失,變成全聾,這被稱為"漸進性耳毒反應"。另一個例子是皮炎患者,只注射半鏈霉素,立即出現嚴重眩暈、耳鳴,然后聽力迅速下降、惡心、耳聾等疾病。醫生在追訪中發現,三代祖孫中有17人因注射該藥而引起頑固性耳聾,具有遺傳傾向。"過敏性耳毒反應"。
盡管如此,我們還是不能因為窒息而放棄耳聾抗生素的的需要,我們必須使用應該使用的抗生素,但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嚴格掌握適應癥,不適用于流感、麻醉、肺炎等病毒性疾病;腎炎、氣管炎、扁桃體炎等疾病。
2.肝腎功能不全的,應減少劑量或延長間隔。老年人、兒童和孕婦應避免或謹慎使用。
3.用藥總量不宜過大,療程不宜過長。成人療程一般不超過7~10周。鏈霉素可酌情延長。
4.使用時,一旦出現眩暈、耳鳴,應立即減少或停止使用。如需長期用藥,應定期進行聽力和腎功能檢查。
5.注意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耳毒性抗生素不能聯合使用,也不應與快速尿液和利尿酸分別使用。否則,它會加劇聽神經損傷。如果它們與暈海寧一起使用,它們就會掩蓋耳毒性反應。
紫霉素、萬古霉素、巴龍霉素、春雷霉素、多粘菌素等其他耳毒性抗生素應遵循上述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