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些藥哺乳期慎用 哺乳期婦女慎用哪些外用藥
隨著醫學知識的普及,人們都知道孕期哺乳期要特別注意服藥。然而,有些人對外用藥物的使用的使用。一段時間前,懷孕5個月的護士小云有一些小皮疹,保健醫生診斷為花粉過敏,因為她懷孕了,癥狀相對較輕,沒有給她開藥。但是小云覺得臉有點癢,心想:只要不亂吃藥,就不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于是她主張去藥店買外用藥。這是錯誤的。
研究表明,婦女在懷孕和哺乳期應謹慎使用外部藥物,因為一些外部藥物可以通過皮膚吸收血液,損害胎兒或乳兒的健康。應謹慎使用的外部藥物包括:
癬凈:其成分為克霉唑,主要用于皮膚粘膜真菌感染,如體癬、股癬、手足癬等。動物實驗發現,它對胚胎有毒。哺乳期婦女外用,其藥物成分可進入牛奶。雖然臨床上沒有明顯的不良反應報告,但為了嬰兒的健康,應謹慎使用。
百多邦軟膏(莫匹羅星):它是一種抗生素外用軟膏,廣泛應用于治療皮膚感染。但許多專家認為,最好不要在懷孕期間使用這種藥物。因為聚乙二醇會被人體吸收和積累,可能會引起一系列不良反應。
阿昔洛韋軟膏:是抗病毒外用藥物。抗病毒藥物通常抑制病毒DNA復制(脫氧核糖核酸),但同時復制人體細胞d—DNA聚合酶還具有抑制作用,從而影響人體DNA復制。因此,在懷孕期間使用各種抗病毒外用藥物時要小心。
糖皮質激素:該藥物具有抗炎、抗過敏作用,廣泛應用于蕁麻疹、濕疹、藥物皮疹、接觸性皮炎等治療。然而,當孕婦大面積或長期外部使用時,會導致胎兒腎上腺皮質功能下降。該藥物也可以通過皮膚吸收,小劑量分布在牛奶中。
懷孕或哺乳期婦女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口服藥物和外用藥物,以確保藥物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