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用藥錯誤的措施有哪些 細數恐怖用藥的錯誤方法
藥物體積越來越小,效果越來越強,味道越來越好,形狀越來越多,包裝越來越精致,但說明書介紹了幾十年,總是八個字:一次×片,一日×第二,或者加一句-飯前服用。
更不用說別的了,它比介紹副作用要簡單得多。事實上,藥物的服用方法是一個與藥物副作用相同的重要問題。如果方。如果方式、時間不正確,飲食搭配不合理,不僅不利于療效的發揮,而且可能導致各種意想不到的危險。以下是十種常見的錯誤用藥方法。
錯誤一:一日三餐簡單服藥
因為藥品說明書上簡單寫著"一日三次,飯前服用",所以,你每天三餐前按時吃藥。
"一日三次"藥物學家根據實驗確定藥物在人體內的代謝率,即平均每天24小時分為3段,每8小時服藥一次。只有按時服藥,才能保證血液濃度(血液中藥物濃度)穩定,達到治療效果。如果白天安排三次服藥,白天血液濃度過高,給人體帶來危險;晚上不能達到治療濃度。
"飯前服用"也就是說,這種藥需要空腹服用(飯前1小時或飯后2小時)來吸收。如果你在吃飯前剛吃了很多零食,那么這個時候"飯前"可不等于"空腹"。
而"飯后服用"這意味著在飽腹(飯后半小時)服藥,減少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或促進胃腸道對藥物的吸收。同樣,如果你在飯前剛吃了很多零食,你也不必等到飯后才服藥。
以下是空腹或飽腹時需要服用的常用藥物:
空腹
氨酞青霉素,青霉素G、阿莫西林、紅霉素、利福平、息斯敏、胃舒平、大多數中藥或中成藥等。
飽腹
青霉素V鉀、阿司匹林、穩定、復方新諾明、磺胺吡啶、環丙沙星、撲爾敏、胃蛋白酶等。
錯誤二:躺著吃藥
躺著吃藥,藥物很容易粘在食管壁上。不僅影響療效,還會刺激食管,引起咳嗽或局部炎癥;嚴重甚至損害食管壁,埋下食管癌的隱憂。因此,最好坐著或站著吃藥。
錯誤三:干吞藥
有些人直接吞下藥物是非常危險的,以省事,不喝水。一方面,它可能會像躺著吃藥一樣損害食道,甚至更嚴重;另一方面,沒有足夠的水來幫助溶解。有些藥物容易在體內形成結石,如復方新諾明等磺胺類藥物。
錯誤四:用水破碎或溶解后食用
有些人自己"吞"不下藥或怕孩子噎住,就自作主張地把藥掰碎或用水溶解后再服用,這樣不僅影響療效還會加大藥物的不良反應。
以阿司匹林腸溶片為例。破碎后,沒有腸溶衣的保護藥物不能安全到達腸道,在胃中溶解,不僅不能發揮作用,而且刺激胃粘膜。在服用前溶解藥物也有同樣的不良影響。
因此,除非醫生特別命令或藥物說明書上寫著,否則不要這樣做。
但是服用中成藥是不同的。例如,對于常見的大粒丸劑,應使用清潔刀或手將藥丸分成小粒,然后用溫開水服用。為了加速療效,藥丸也可以用一點溫水搗碎,然后用溫開水服用。
錯誤五:用飲料送藥
正確的方法是用溫度適中的白水送藥。因為牛奶、果汁、茶、可樂等飲料會與藥物相互作用,可能會影響療效,甚至危險。
例如,如果用果汁或酸飲料服用解熱鎮痛藥,如復方阿司匹林和黃連素、乙酰螺旋霉素等糖衣抗生素,會加速藥物溶解,損害胃粘膜,嚴重時會導致胃粘膜出血;服用氫氧化鋁等堿性胃痛藥物會中和酸堿,使藥物完全失效;服用復方新諾明等磺胺類藥物會降低藥物溶解度,導致尿路結石。
用茶服用治療貧血的鐵劑,茶中的單寧酸與鐵結合,降低療效。但以下特殊情況有助于發揮作用:
綠茶水
西藥降壓利尿。
淡鹽水
服用六味地黃丸、菊花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等中成藥。
熱姜湯
服用藿香正氣片、香砂養胃丸等中成藥。
熱米粥
中成藥調理脾胃。
錯誤六:在瓶口喝藥
這種情況在飲用糖漿或添加劑中尤為常見。一方面容易污染藥液,加速藥液變質;另一方面,藥物攝入量無法準確控制,要么達不到療效,要么服用過量,增加副作用。
錯誤七:多藥同服
多藥同服,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難以避免,甚至會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煩。
意外懷孕的原因也許不是漏服避孕藥,而是在服用避孕藥的同時服用了抗結核藥物或防止腦溢血的藥物,導致避孕藥失效。
抑郁癥的癥狀不一定是藥物療效差或個體差異,而是服用抗過敏藥物治療抑郁癥。
治療心臟病藥物失效的原因可能是治療咳嗽的甘草片。
在補充甲狀腺素治療甲低的同時如果又補鎂,那甲狀腺素就白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