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聽力診斷的藥對孩子有傷害嗎 別讓藥品毀了孩子的聽力
在中國,耳聾患者在所有殘疾人中排名第一。目前,中國每年有2萬~3萬名新生耳聾兒童。藥物因素引起的耳聾占很大比例。臨床上,許多藥物可引起耳聾,如利尿劑、抗腫瘤藥物和一些中藥,如含有烏頭堿的藥物和一些含有重金屬的中藥。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引起的耳聾是最常見、最有害的,包括慶大霉素、鏈霉素、妥步霉素、新霉素等。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為什么會引起耳聾?在我們的內耳中,頭頂上有成千上萬的細胞,稱為毛細胞。我們的內耳對聽覺的感知取決于內耳的毛細胞。每個人大約有1.5萬個內毛細胞和三倍內毛細胞。內耳就像一架精致的鋼琴,但琴鍵由數萬個組成。這些鍵可以感受到不同頻率的聲音,然后通過神經傳導將聲音轉化為電能,最終到達大腦皮層,我們可以聽到大自然中各種美妙的聲音。
內耳毛細胞非常嬌嫩。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會損害這些可愛的毛細胞,無法感知外界的聲音,導致聽力下降。一旦發生這種聽力損傷,它往往是不可逆轉的。雖然人們通常稱這種耳聾為"神經性耳聾",但事實上,聽覺神經并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害。這些毛細胞,所以正確的名稱是"感音性耳聾"。
幸運的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們醫學知識的提高,氨基糖苷抗生素在城市中很少使用,我們的孩子離藥物性耳聾越來越遠。然而,在一些小診所,在許多農村地區,仍然有人使用這些抗生素。即使在城市中,新霉素滴耳液仍在使用,對鼓膜完整的患者也沒有傷害,但對于鼓膜穿孔的中耳炎患者,也可能導致耳聾。近年來,結核病又開始卷土重來。在抗結核治療中,鏈霉素處于二線藥物中,在一線藥物耐藥時會被推到前線。但在抗結核治療中,鏈霉素的使用也需要注意藥物性耳聾。
臨床上,有些患者對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非常敏感,即使使用量很少,也會導致極度耳聾。通過科學家的研究發現,由于人類的線粒體,對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極為敏感的人群具有遺傳性DNA由基因變異引起。這種遺傳往往是母親的遺傳,也就是說,母親的遺傳問題會傳遞給孩子,而父親的問題通常不會繼續傳遞給下一代。因此,有家族史的人對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更加謹慎。
一旦出現藥物性耳聾,應積極治療。然而,由于這種情況往往是不可逆轉的,藥物的治療效果非常不令人滿意。對于這些患者,如果聽力損失是中度和重度,他們可以佩戴助聽器。對于嚴重或完全聾的患者,人工耳蝸可以早期植入,而不是受損和死亡的毛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