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的早期能治好嗎 肺結核的飲食注意事項及預防
結核病灶修復需要大量蛋白質,提供足量的優質蛋白,有助于體內免疫球蛋白的形成和糾正貧血癥狀,應多吃瘦肉、魚、蝦、蛋類及豆制品等。保證每天攝入80-100克蛋白質,且優質蛋白應占到50%以上。
多食含鈣豐富的食物
結核病痊愈過程中的鈣化,需要大量鈣質。牛奶和奶制品,因其含有豐富的酪蛋白和較多的鈣,都有利于結核灶的鈣化,因此鼓勵結核病人多飲牛奶是補鈣的最佳選擇,每天飲250-500克牛奶可滿足機體對鈣的需求。含鈣高的食品還有骨頭湯、貝類食物和豆制品等。
適當增加維生素的攝入
維生素C可以幫助機體恢復健康,維生素B1、維生素B6能減少抗結核藥的不良反應,維生素A可增強上皮細胞的抵抗力,維生素D可幫助鈣的吸收。新鮮的蔬菜、水果、魚蝦、動物內臟和蛋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經常食用富鐵食品
肺結核患者由于肺部小血管的損傷,時常會咯血,久而久之造成貧血。另外結核病本身對人體造血功能也有抑制作用,故養血、補血食物不可少。
含鐵豐富的食物有補血作用,如動物肝臟、瘦肉、蛋黃、綠葉蔬菜、食用菌等,排骨含有直接生血原料,排骨的髓腔內,都積存大量的補血成分,多喝排骨湯對結核病人也是有利的。
注意飲食調配
結核病人因胃口常常不好,因此,提倡食物多樣,葷素搭配,做到色、香、味俱全,營養全面。
如何預防肺結核
接種卡介苗
兒童應按時接種卡介苗,增加免疫能力,能避免被肺結核桿菌感染而患病。
肺結核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飛沫傳染
開放性肺結核病人在咳嗽、噴嚏、大聲談笑時噴射出帶菌的飛沫而傳染給健康人。病人如隨地吐痰,待痰液干燥后痰菌隨灰塵在空氣中飛播而傳染。
凡痰中找到結核桿菌的病人外出應戴口罩,不要對著別人面部講話,不可隨地吐痰,應吐在手帕或廢紙內,集中消毒或用火焚燒滅菌。痰液可用5~12%的來蘇溶液浸泡2~12小時消毒。病人應養成分食制習慣,與病人共餐或食入被結核桿菌污染的食物可引起消化道感染。
加強預防常識
當你有原因不明的低燒、消瘦、乏力、咳嗽、盜汗,又沒有查到其他病因,應迅速到醫院查檢、確診。在專科醫生指導下規律、全程用藥,療程不得短于半年,患者要有足夠的耐心。
休息、充分營養、適當戶外活動、增強全身抵抗力,仍是戰勝疾病的重要條件。病人在排菌期間應適當隔離,保護家庭成員和集體人群的健康十分重要,特別是保護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