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同時服用的中藥和西藥 中藥吃多久停一停
大多數中藥來自天然動植物。經過不同的加工方法,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通過適當的配伍,毒副作用很少發生。然而,人們認為中藥的無毒副作用是錯誤的。中藥也有西藥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應。從輕微的過敏反應到嚴重的肝腎功能損傷甚至死亡,中藥都會發生。
作為國粹,中醫藥的特點和優勢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接受,中西醫藥的合理配伍日益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點。
醫學常識
大多數中藥來自天然動植物。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通過適當的配伍,通常很少發生毒副作用。然而,人們認為中藥的無毒副作用是錯誤的。中藥也有西藥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應。從輕微的過敏反應到嚴重的肝腎功能損傷甚至死亡,都會發生中藥。甘草、菊花等一直被認為是非常安全的,使用不當也會產生不良反應。因此,人們應注意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是否受到影響,以及可能的毒副作用。
合用影響藥物的吸收
含有皂甙的中藥,如人參、三七、遠志、桔梗等,不宜與酸性藥物結合使用。由于皂苷在酸性環境和酶的作用下容易水解失效。同時,不宜與硫酸亞鐵等含金屬的鹽類藥物結合使用,可形成沉淀。
合用影響藥物的分布
堿性中藥硼砂和西藥卡那霉素、鏈霉素、慶大霉素、新霉素,可減少抗生素排泄,增加療效,同時增加腦組織藥物濃度,產生前庭紊亂毒性反應,形成暫時或永久性耳聾和行動蹣跚,特別是對兒童。
合用影響藥物代謝
當麻黃中成藥與西藥痢疾、異煙肼等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一起使用時,麻黃中的麻黃堿不會受損,隨血液循環到全身組織,促進單胺神經遞質的大量釋放,可引起惡心、嘔吐、腹痛、頭痛、呼吸困難、運動障礙、高血壓危象和腦出血。
合用影響藥物排泄
強堿性中藥與阿司匹林、胃蛋白酶合劑等酸性藥物中和,加速排泄,降低療效,甚至失去治療效果;酸性中藥與堿性西藥氫氧化鋁、碳酸鈣、氨茶堿,促進有效成分盡快排泄,使中西藥失去一定療效。
合用產生拮抗作用
中西醫往往會產生拮抗作用,不僅降低療效,還會引起不良反應,甚至誘發一些藥源性疾病。比如牡蠣、珍珠母等。,可以抑制神經,并與一些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西藥結合使用,如洋地黃強心苷、心可定、心痛定等。,可引起心律失常和傳導障礙。
增加毒副作用
中西醫結合可重復使用,劑量增加,毒副作用增加。例如,冷花、蟾蜍酥、羅布麻、豆莢竹桃等中藥含有強心苷或強心物質。如果與洋地黃強心藥結合使用,總劑量增加,可引起強心苷中毒,容易出現心動過慢甚至停搏等嚴重中毒癥狀。
中成藥和西藥不宜同時服用
牛黃解毒片和諾氟沙星
應用、咽炎和肺部感染。
從而降低其療效。
機制、大黃、黃柏、黃芩、連翹等。,含有硫酸鈣,與諾氟沙星同服。鈣離子和諾氟沙星可以形成諾氟沙星-鈣絡合物,降低溶解度,使腸道難以吸收,降低療效。兩者不宜同服,必要時間隔2-3小時。
穿心蓮片和乳酸菌素片
應用。
后果。
機制是將糖分解在腸內產生乳酸,減少腸液pH價值、抑制腐敗細菌的繁殖,防止蛋白質發酵,減少腸道氣體的產生。穿心蓮片具有抗菌作用,可在胃中滅活乳酸菌,兩種藥物結合,可產生不良的相互作用。其他具有抗菌、抗菌的清熱解毒中藥,如清熱解毒片,不能與乳酸菌素片一起使用。
六神丸和地高辛片
同時生熱癤服六神丸。
后果。
機制上,蟾蜍酥是強心的固醇混合物,有20多種成分,主要包括蟾蜍毒基和蟾蜍毒。水解后,產生蟾蜍苷基、辛二酸和精氨酸。結構類似于強心苷。雖然強心作用不強,但容易引起心律失常。與地高辛等外國地黃一起使用,導致強心苷中毒。因此,使用強心苷類藥物時,不宜同時服用六神丸。
牛黃解毒片和硫酸亞鐵片
同時服用牛黃解毒片。
后果。
該機制可使雄黃產生硫代砷酸鹽,顯著降低療效。其他含雄黃的中成藥,如牛黃消炎丸、六神丸、兒童化毒散等,不能與亞鐵鹽類藥物一起服用。
含乙醇和撲兒敏的中成藥
感冒患者冒患者。
后果,心悸。
機制、呼吸困難、心悸等,不宜合用。
專家評述
中西醫結合使用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充分了解中西醫結合的性質和藥理作用,最佳配伍,盡量避免不良藥物的相互作用,真正發揮中西醫結合的目的,增強療效,相互限制,減少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