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潰瘍散使用后出血 “潰結”患者不可亂用止血藥
活動期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常伴有血小板活化和高凝狀態,容易導致血栓形成,而便血是活動期潰瘍性結腸炎主要癥狀之一,為了減少出血或止血,很多人常規應用止血敏、止血環酸、止血芳酸等促凝藥物,又會進一步加重高凝狀態,最終導致血栓形成。
有一位患者,因黏液膿血便6個月入院。6個月前出現黏液膿血便,大便5~15次/日,伴左下腹陣發性疼痛,無發熱。自服黃連素、吡哌酸、痢特靈等藥物治療3個月癥狀無改善而來醫院就診。既往無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高脂血癥等病史。經一系列檢查,診斷為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活動期,全結腸炎,中度)。入院后口服柳氮磺胺吡啶1克,4次/日;強的松10毫克,1次/日;因患者便血癥狀嚴重,給予止血敏、止血環酸等藥物,治療2周后黏液膿血便癥狀明顯緩解。但治療一段時間,突然感心前區壓榨樣疼痛,向下頜部及左側肩背部放射,急查心電圖為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給予吸氧、擴血管、溶栓等搶救治療無效死亡。患者既往無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高脂血癥等病史,入院時心電圖檢查正常,怎么會在治療過程中發生心肌梗死呢?
原來,活動期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常伴有血小板活化和高凝狀態,容易導致血栓形成,而便血是活動期潰瘍性結腸炎主要癥狀之一,為了減少出血或止血,很多人常規應用止血敏、止血環酸、止血芳酸等促凝藥物,又會進一步加重高凝狀態,最終導致血栓形成。
其實,潰瘍性結腸炎便血主要是由于腸黏膜炎癥、糜爛、潰瘍所致,而非凝血功能低下引起,只要炎癥控制,便血癥狀就會緩解。因此,"潰結"患者出現便血癥狀時不要亂用止血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