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脫石散可以為寶寶使用嗎 寶寶腹瀉26個問題家長需知
相關企業: 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藥有限公司一定有您關心的答案!
腹瀉 的定義需要綜合考慮兩個方面,一是寶寶的大便次數是不是增加;二是寶寶的大便性狀有沒有改變。
只有當寶寶的大便又多又稀,或者大便里帶有大量的膿血的時候,才考慮寶寶存在腹瀉。
因為新生兒的正常大便是不成形的,母乳喂養的寶寶大便可能是稀水便或者水便分離,所以家長很難分辨。
所以想辨別還是回到腹瀉的定義上,如果大便次數突然明顯增加,且大便的性狀有明顯的改變,又或者大便帶有膿血,再考慮寶寶存在腹瀉。
嚴重腹瀉不是根據每天拉幾次來判斷,而是需要綜合考慮寶寶有沒有發燒,精神好不好,食欲是否正常,有沒有頻繁嘔吐,有沒有脫水的表現等。
如果寶寶出現了拉肚子,同時伴隨高燒、精神不好、不吃東西、老在嘔吐甚至都吐膽汁、又或者有脫水的表現,或是有特別嚴重的肚子疼等這些情況的話,需要去看醫生。
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大類。
感染性腹瀉包括輪狀病毒腸炎、諾如病毒腸炎、痢疾等;
非感染性腹瀉的原因更多,比如食物過敏、食物不耐受、一些食物藥物誘發的腹瀉、以及遺傳因素、外科因素引起的腹瀉。
感染性腹瀉會有一定的季節性,但是并不是說這個季節之外,就可以高枕無憂。
比如輪狀病毒腹瀉在每年9-12月,特別是10月是流行的季節。在華南,高發時間段一般從10、11月到次年2月。但這并不代表除了這段時間之外都不會有輪狀病毒感染,只是發作會少一些而已。
隨著近年來人口流動性的增加,腹瀉的季節性也變得越來越弱。
目前并沒有明確的哪個年齡段的孩子更容易腹瀉的數據,但就像呼吸道感染一樣,年齡越小的寶寶必然抵抗力越弱,也更容易出現腹瀉。
但6月齡以下的寶寶基本上只吃奶,所以吃到被細菌或病毒污染的食物的風險會小一些。
6月齡以后,寶寶開始吃輔食,從食物中獲得細菌或病毒的風險增加;同時運動力增加,到處抓摸容易引起交叉感染,所以6月齡后的寶寶到幼兒都比較容易出現腹瀉。
母乳寶寶大便稀的確和母乳里面的乳糖含量高有關。
因為小嬰兒的乳糖酶分泌相對性的不足,所以母乳里面的乳糖不能被寶寶的腸道里面的乳糖酶完全分解,殘余的一部分乳糖被腸道細菌分解產生氣體,引起大便稀、大便帶有泡沫。但隨著寶寶月齡增長就會好轉,因此不需要擔心。
有些寶寶在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后可能會出現腹瀉,但往往癥狀比較輕,可以自愈,因此不用擔心。
在成人腸易激患者中,冷刺激可能會引起腹瀉。但是對于兒童來說,“著涼”和拉肚子沒有直接關系。
絕大多數的腹瀉都可以先在家里觀察。如果寶寶出現以下這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1.寶寶持續高燒不退或反復高燒了好幾天,沒有看到好轉的跡象。
2.寶寶的大便里面含有大量的膿血或鮮血。
3.寶寶6小時左右沒有小便,哭的時候沒有眼淚,皮膚很干燥,精神萎靡或者煩躁不安等。
4.寶寶出現了頻繁嘔吐、吐綠色膽汁或是吐鮮血、持續哭鬧不止等情況。
不一定需要。如果要帶,需要帶沒有被污染的、一小時以內的大便,蠶豆大小即可。
對于小寶寶,家長可以在尿不濕上鋪一塊保鮮膜,取保鮮膜里的大便;對于大孩子,則取沒有被污染的部分,放在干凈的容器里。
這需要根據寶寶拉肚子的程度決定。如果寶寶只是有點拉肚子,但是精神狀態這些都還挺好的,大便里面也沒有明顯膿血、鮮血這些,那么其實可以繼續觀察,大便也不是一定要查。
但是,如果寶寶腹瀉很嚴重,需要帶寶寶去就醫評估脫水程度,查血清電解質來明確寶寶除了脫水之外,有沒有合并出現電解質的紊亂。
腸道菌群檢測是近幾年被炒作起來的概念。每個家庭由于自己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等不同,不論是口腔菌群、皮膚菌群,還是腸道菌群上都是會和別的家庭有差異的。怎樣才是一個健康的腸道菌群,尚沒有定論,一個沒有健康參照的檢查,做起來自然沒有意義。
之所以腹瀉的時候要喝補液鹽水,是因為在腹瀉的時候不僅會損失水分,還會損失電解質,所以需要補充的不僅是水分,還需要按照比例來補充電解質,而補液鹽正是依照這些要求所調配出來的。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國產口服補液鹽有三種,其中口服補液鹽III的滲透壓和鈉濃度更適合兒童腹瀉時使用。
沖調補液鹽務必按照 說明書 的比例一次性沖調好一包,放入密封的容器內,在冰箱里保存。可以保存24小時,期間分次給寶寶服用即可。
運動飲料中往往含有濃度較高的葡萄糖,這會增加腸道滲透壓,導致腹瀉加重。
因此不建議喝運動飲料。
也不行。
放鹽的米湯、雞湯等,鈉的濃度往往會高于葡萄糖的濃度,這時腹瀉丟失量也會增加,因為沒有有機溶質來促進鈉的運輸。此外,給寶寶補充鈉濃度高的液體可能導致高鈉血癥。
根據WHO的觀點,推薦在發展中國家對于腹瀉的5歲以下兒童進行補鋅。但也需要知道,補鋅有可能會對于寶寶的胃腸道造成不適,因此需要權衡利弊之后再決定。
在感染性腹瀉的早期及時使用益生菌能夠對于腹瀉的病程起到略微縮短的作用,這些研究采用的益生菌為鼠李糖桿菌和布拉氏酵母菌,使用益生菌后腹瀉的持續時間大約可以縮短1天。
目前,并沒有高質量的指南證實在寶寶腹瀉的時候使用 止瀉藥 能夠有效縮短病程。歐洲指南建議,“可考慮”將蒙脫石用于急性胃腸炎的治療,但是也并沒有明確它的效果。
完全不需要。腹瀉貼除了增加局部皮膚過敏的風險之外,沒有意義。
可以忌食高油高糖的食物,不需要太過于嚴格的忌口,否則反而會引起饑餓性腹瀉,導致腹瀉遷延不愈。
首先,鼓勵寶寶少量多次飲食,保證液體和營養的攝入。
其次,注意對寶寶的臀部進行護理,每次便后及時清洗、拍干、涂抹護臀膏,預防紅臀。
最后,家長務必在處理完寶寶的排泄物之后好好清潔雙手,避免被交叉感染。
家人可以通過注意手衛生來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也可以把寶寶的玩具通過晾曬擦洗來進行清潔,但是全家消毒則沒什么必要。
孩子腹瀉時候出現驚厥有很多種原因。
有些是因為電解質失衡比如說低鈉血癥、低鉀血癥引起的;有些是因為腹瀉時候發熱引起了熱性驚厥;有些則是出現了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引起驚厥。
如果除外了這些原因的話,則考慮是輕度胃腸炎伴嬰幼兒良性驚厥。這種情況常見于6個月-3歲嬰幼兒,主要表現為輕度腹瀉,嘔吐后無熱或低熱驚厥,但無明顯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發作間期腦電圖正常;并且在輕度胃腸炎病程或治療過程中出現驚厥或再次復發。
在驚厥的時候,處理是和熱性驚厥一樣的,注意環境安全,避免誤吸,抽搐持續時間長的話需要呼叫120急救。
但是,輕度胃腸炎伴嬰幼兒良性驚厥是一個排他性診斷。也就是說,是在醫生查看寶寶并且進行相關檢查除外了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電解質紊亂等之后才能確定,不要先入為主認為是這個診斷,以免延誤治療。
寶寶鼻梁有青筋有三種原因:
一種是寶寶的皮膚特別是鼻梁皮膚比較薄、比較白,所以鼻梁處的靜脈顏色透出來引起的視覺效果;
第二種是寶寶鼻梁處的靜脈比較淺表,所以顏色透了出來;
第三種是綜合了一和二的原因,所以這種情況下青筋會更明顯。
不論是哪一種,都和積食拉肚子這些沒關系。之所以大家會把鼻梁和拉肚子聯系起來,是因為小孩的皮膚會比較白,容易看到青筋;小孩抵抗力又弱,吃東西的衛生又很容易不當心,所以容易拉肚子,這兩者的原因都需要歸因到年齡上,而不是把這兩者拉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