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身體哪個部位能補腎 哪些動作有補腎的效果
按摩耳朵
中醫認為腎是先天之本,人的耳朵上有許多與腎有關的穴位,按摩耳朵可以起到很好的固腎養腎的作用。
所謂腎主藏精,開悟耳朵。按摩耳朵時,可以將手握成拳頭,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沿耳廓反復揉搓,直到耳朵發熱,從而達到健腦強腎的按摩效果。
2
按摩小腹
晚上準備睡覺的時候,可以平躺在床上,互相搓手,輕輕按摩小腹。具體位置是肚臍下方3寸。按摩200次左右,可以補腎納氣。
此外,還可以用拇指的突出部位按摩腰眼的位置,順時針旋轉,直到感到酸脹。因為腰是腎之府,按摩腰相當于保健腎。
3
按摩腳心
腳底的涌泉穴可以進入腎經絡。經常按摩涌泉穴可以滋養腎臟,加強身體健康。因為在中醫理論中,涌泉穴是身體下沉的地方,按摩前可以浸泡腳,然后用左手按摩右腳心,右手按摩左腳心,通過這種交替按摩可以發揮明顯的強腎效果。
4
鳴天鼓
所謂鳴鼓,其實是指強腎的動作。只要我們緊貼耳朵,我們的耳朵就會跟著心臟的波動發出敲鼓的聲音,鳴鼓就會隨之而來。這種方法不僅對腎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還能提神醒腦。
5
握固
握緊實際上與我們的手有關。在這個動作中,我們需要把拇指扣在手掌上,指尖和無名指相互抵抗,其他手指彎曲。這種姿勢可以鎖定體內的精華,保護腎臟的健康。
6
腳后跟走路
人腳上有兩個與腎臟相關的穴位:涌泉穴和太溪穴。我們可以用腳跟走路來按摩另一種形式。
1、睡眠補腎:
人的一生大約有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過的。高質量的睡眠對腎精的維持有非常明顯的作用。此外,充足的睡眠還能使人充滿氣血,改善精氣不足。
2.運動養腎:
許多腎功能差的朋友往往對運動不太感興趣。事實上,定期鍛煉可以有效地增強人體各器官的功能,腎臟也可以得到很好的鍛煉。
具體方法是稍微向前傾斜上半身,踮起腳尖,這樣腳后跟就可以自然著地了。走路時注意不要走得太快,以免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