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醫生給我開兒童藥 須警惕的六大兒童用藥誤區
許多家庭都有儲備"小藥箱"。但由于對兒童病情的判斷不準確,盲目用藥、掩蓋病情、延誤治療等現象屢見不鮮。
目前,家長對兒童用藥存在以下誤解:
一、預防性用藥。
父母總是希望他們的孩子能健康成長。有些父母過于相信對廣告和藥品價格優惠的誤導,盲目地給孩子服藥作為預防措施。事實上,到目前為止,市場上還沒有確切的預防藥物可以提高免疫力,盲目服用藥物來預防兒童疾病對兒童的免疫系統可能不是一件好事。對于兩歲以下的兒童來說,每一種疾病都是對兒童免疫能力的提高。
二、擅自使用抗生素。
一些家長發現孩子感冒發燒,盲目使用抗生素,不僅會延誤病情,而且會產生使用劑量少于正常劑量,使孩子產生耐藥菌株。這必然會增加下一次治療的劑量。推薦
三、濫用退燒藥。
由于父母缺乏醫學知識,當孩子發燒時,他們會隨意服用解熱藥。事實上,當孩子發燒的溫度不高時,使用解熱藥是不合適的。適當的體溫升高實際上可以發揮殺菌作用,兒童肛門量表為38.5℃沒有必要退燒。
四、亂用止瀉藥。
兒童腹瀉的發病率較高。液體療法、飲食療法和感染控制措施應根據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的程度進行治療。在這個階段,有許多兒童患有秋季腹瀉。父母必須帶孩子去醫院診斷哪種腹瀉。
五、使用成人藥物。
有的家長會給孩子吃一些成人抗生素、感冒通等,雖然劑量減半,但也不合適。
六、隨意改變藥物劑型。
有些父母經常把成人膠囊內容物倒出來喂孩子,或者把注射液換成口服液,給孩子服用。這隨意改變了藥物的原始劑型,削弱了藥物的作用。
父母在給孩子用藥時,應遵循以下注意事項:
1.嬰幼兒皮膚和粘膜的相對面積大于成人,粘膜細膩,皮膚角質層薄,藥物吸收快。一些外用制劑,如新霉素膏和阿托品滴眼液,可能會因透皮吸收更多而引起全身性不良反應。因此,家長在給孩子用藥時應考慮上述因素,盡量避免使用一些外用制劑。
2.孩子們不應該經常吃補充劑。營養攝入最重要的是平衡。任何營養素攝入過多都會導致營養失衡。人參蜂王漿等補充劑使用過多會導致兒童性早熟,即使維生素過量服用也會影響骨骼的發育。
3.兒童不應服用成人制劑。例如,速效感冒膠囊等復合制劑含有中樞神經興奮劑咖啡因。高燒兒童服用后容易誘發抽搐,尤其是5歲以下兒童。
4.要足夠重視抗生素。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某些抗生素引起的毒副作用,
5、在治療兒童缺鐵性貧血時,應注意鐵制劑不是營養補充劑,不能長期服用,但應注意維生素C,避免同時服用鈣片、牛奶、茶等。鐵制劑應遠離兒童,以避免兒童過度服用和中毒。
6.上呼吸道感染是兒科常見病。市場上感冒藥很多。具體選擇用藥時,必須根據兒童感冒的癥狀考慮,對癥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