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甲唑胺片
通用名稱:醋甲唑胺片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83760
生產企業: 杭州澳醫保靈藥業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用于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閉角型青光眼及某些繼發性青光眼,局部用抗青光眼藥眼壓控制不理想患者的輔助治療。因本品降眼壓的同時對酸堿平衡影響較少,故對于患有嚴重阻塞性肺部疾患的患者本品優于乙酰唑胺。醋甲唑胺對尿枸櫞酸分泌的影響較乙酰唑胺小,故對于需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劑治療但又易引起腎結石形成的患者,推薦應用醋甲唑胺。
溫馨提示:外觀包裝僅供參考;請按藥品說明書或者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藥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學名稱:主要成分:醋甲唑胺,化學名稱:5-乙酰胺基-4-甲基-1-硫-3,4-二氮茂磺酰胺。其分子式與分子量:C5H8N4O3S2,236.26 |
阿奇霉素。 |
|
生產企業 |
杭州澳醫保靈藥業有限公司 |
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 |
|
批準文號 |
國藥準字H20083760 |
國藥準字H20073900 |
|
說明 | |||
作用與功效 |
用于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閉角型青光眼及某些繼發性青光眼,局部用抗青光眼藥眼壓控制不理想患者的輔助治療。因本品降眼壓的同時對酸堿平衡影響較少,故對于患有嚴重阻塞性肺部疾患的患者本品優于乙酰唑胺。醋甲唑胺對尿枸櫞酸分泌的影響較乙酰唑胺小,故對于需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劑治療但又易引起腎結石形成的患者,推薦應用醋甲唑胺。 |
化膿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 |
|
用法用量 |
成人口服初始用藥時,用25mg,一日2次,這一劑量常可使眼壓下降4~5mmHg,且副作用最小。如用藥后降眼壓效果不理想,劑量可加大為50mg,一日2次。 |
每次1袋,每日2次。 |
|
副作用 |
1?肝、腎功能不全致低鈉血癥、低鉀血癥、高氯性酸中毒,腎上腺衰竭及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阿狄森病)和有肝昏迷傾向患者禁用。 2?有磺胺過敏史的患者禁用。 |
對阿奇霉素、紅霉素或其他任何一種大環內酯類藥物過敏者禁用。 |
|
禁忌 |
兒童注意事項: 本品對兒童的安全性和療效尚不清楚。 妊娠與哺乳期注意事項: 1.本品可引起嚙齒類動物畸形,孕婦應避免服用。 2.尚不清楚本品是否分泌至乳液中,哺乳期婦女使用本品治療,應停止哺乳。 老人注意事項: 老年人和成年人對本品有很好的耐受性,故本品適用于老年患者。 |
|
|
成分 |
用于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閉角型青光眼及某些繼發性青光眼,局部用抗青光眼藥眼壓控制不理想患者的輔助治療。因本品降眼壓的同時對酸堿平衡影響較少,故對于患有嚴重阻塞性肺部疾患的患者本品優于乙酰唑胺。醋甲唑胺對尿枸櫞酸分泌的影響較乙酰唑胺小,故對于需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劑治療但又易引起腎結石形成的患者,推薦應用醋甲唑胺。 |
化膿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 |
|
藥理作用 |
本品化學結構類似乙酰唑胺(在氮原子上多一個甲基)。因此,藥理作用及作用機理與乙酰唑胺相同。又因醋甲唑胺的結構設計減少了電離作用,故眼內透性較乙酰唑胺增強。本品穿透血-房水和血-腦屏障的功能亦較乙酰唑胺強(人腦脊髓液的濃度比乙酰唑胺高50倍)。抑制碳酸酐酶作用比乙酰唑胺強60%,在體內僅55%的醋甲唑胺與血漿蛋白結合(而90%~95%的乙酰唑胺與血漿蛋白結合)。因為只有藥物劑量的未結合部分發揮藥理作用,故較低劑量即有明顯降眼壓反應。醋甲唑胺可抑制房水生成,大部分患者用藥后房水生成可減少40%。口服1~2小時后產生降眼壓作用,維持16~18小時。本品的降眼壓作用呈劑量依賴性。應用25、50及100mg口服,每8h1次,可使眼壓分別下降3.3、4.3及5.6mmHg。 |
服藥后可出現腹痛、腹瀉(稀便)、上腹部不適(疼痛或痙攣)、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其發生率明顯較紅霉素低。偶可出現輕至中度腹脹、頭昏、頭痛及發熱、皮疹、關節痛等過敏反應,過敏性休克和血管神經性水腫、膽汁淤積性黃疸極為少見。少數患者可出現一過性中性粒細胞減少、血清氨基轉移酶升高。 |
|
注意事項 |
1.慎用于有代謝性酸中毒及低血鉀危險的患者。 2.閉角型青光眼不應用醋甲唑胺代替手術治療,否則可引起永久性粘連性房角關閉。 3.本品不能長期用于控制眼壓。 |
1.進食可影響阿奇霉素的吸收,故需在飯前1小時或飯后2小時口服。2.輕度腎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40ml/分鐘)不需作劑量調整,但阿奇霉素對較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使用尚無資料,給這些患者使用阿奇霉素時應慎重。3.由于肝膽系統是阿奇霉素排泄的主要途徑,肝功能不全者慎用,嚴重肝病患者不應使用。用藥期間定期隨訪肝功能。4.用藥期間如果發生過敏反應(如血管神經性水腫、皮膚反應、Stevous-Jonson綜合征及毒性表皮壞死等),應立即停藥,并采取適當措施。5.治療期間,若患者出現腹瀉癥狀,應考慮假膜性腸炎發生。如果診斷確立,應采取相應治療措施,包括維持水、電解質平衡、補充蛋白質等。請仔細閱讀說明書并遵醫囑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