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類風濕關節炎鑒別
類風濕關節炎尚無特異性的臨床和實驗室指標,RF和X線征象雖具有重要診斷意義,但并非類風濕關節炎特有,在臨床上需要與其他疾病相鑒別。
1.結締組織病
若以對稱性多關節炎為首發癥狀的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硬皮病、混合性結締組織病(MCTD)等其他結締組織病,且RF陽性,早期難與類風濕關節炎相鑒別。SLE多發生于青年婦女,關節癥狀往往不重,一般無軟骨和骨質破壞,全身癥狀重,常有面部紅斑及內臟損害,多數有腎臟損害,出現蛋白尿。血清抗dsDNA抗體、SM抗體、狼瘡細胞陽性有利于SLE診斷。硬皮病好發于20~50歲女性,常伴有雷諾現象,可有張口困難,面具臉等特殊表現。MCTD臨床上具有主要風濕病的某些臨床表現,且有高滴度的抗RNP抗體陽性為其特點。
2.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SpA)
(1)強直性脊柱炎:
其特點是①多為男性患者;②好發年齡為15~30歲;③有家族史,90%~95%患者HLA-B27陽性;④RF陰性;⑤主要侵犯骶髂關節及脊柱;⑥肌腱、韌帶附著處炎癥為本病特征性改變;⑦X線片典型的骶髂關節炎和脊柱呈竹節狀改變。
(2)賴特綜合征:
無菌性尿道炎、結膜炎和關節炎三聯癥為本病基本特征。多數患者發病前2~4周有性病型尿道炎或細菌性痢疾病史。其關節炎具有多發性、不對稱性、膝、踝、跖趾等下肢關節受累為特點。本病多侵犯20~40歲男性,HLA-B27常陽性。
(3)銀屑病關節炎:
本病伴有銀屑病皮膚表現。關節病變多累及手指遠端指間關節、足指指間關節,為非對稱性,部分病人可有骶髂關節炎及脊柱累及。
3.骨性關節炎
多發生于中年以后,隨年齡增加患病率增加。主要累及遠端指間關節和髖、膝等負重關節?;顒訒r疼痛加重,類風濕因子一般陰性。關節X線檢查可見到關節邊緣呈唇樣增生。
4.風濕性關節炎
多見于年輕人,發病前1~2周發熱、咽痛,此后出現膝、肘、肩、髖等大關節游走性腫痛,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及抗鏈球菌激酶陽性。一般無晨僵,無關節畸形,部分病人有心肌炎和心瓣膜病變。
5.痛風性關節炎
單關節或少關節炎的類風濕關節炎須與痛風性關節炎鑒別。痛風多為男性患者,多呈急驟起病,關節炎好發部位為第一跖趾關節,炎癥局部紅、腫、熱、痛明顯,疼痛常劇烈不能觸摸。血尿酸升高。慢性患者在受累關節附近或皮下組織如耳輪、尺骨鷹嘴、跖趾等部位有痛風石,如用旋光顯微鏡檢查痛風石內容物可發現尿酸鈉針形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