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 聽神經瘤是指起源于聽神經鞘的腫瘤,多源于第Ⅷ腦神經內耳道段,亦可發自內耳道口神經鞘膜起始處或內耳道底,聽神經瘤極少真正發自聽神經,而多來自前庭上神經,其次為前庭下神經,一般為單側,兩側同時發生者較少,腫瘤外觀呈灰紅色,大小不一,形狀各異,質底視脂肪性變與囊變的有無和程度的差異而軟硬不同,瘤體表面有膜,顯微鏡下瘤細胞多呈紡錘形、核長桿狀,排列成柵欄或漩渦狀,胞漿似縱纖維狀,內含粗面內質網等細胞,瘤細胞邊緣有很多長突起、交錯伸延于細胞間隙內,和膠原纖維與羅斯小體并存,有的瘤細胞為多形,成團群集、界限不清,組成大小形狀各異的團網,細胞間有含粘液的微空隙兩型細胞可共存,唯多以其一為主,腫瘤增長較緩慢,不同時期速度可不同,若發展過快,其中心可液化囊變,瘤體本身血管分布不多,源于神經但無神經從中穿行。是顱內神經瘤最多見的一種,占顱內腫瘤的7%-12%,占橋小腦角腫瘤的80-95%。臨床以橋小腦角綜合征和顱內壓增高征為主要表現。是良性腫瘤,早診早治療效好,腫瘤較大合并顱內高壓者手術是唯一出路。
- 是否屬于醫保
- 是
- 別 名
- 發病部位
- 顱腦
- 傳染性
- 無傳染性
- 多發人群
- 高峰在30~50歲,女性約為男...
- 就診科室
- 腫瘤科 耳鼻喉科
- 治療費用
- 不同醫院收費標準不一致,市三甲醫院約(50000 —— 100000元)
- 治愈率
- 30%
- 治療周期
- 1-2個月
- 治療方法
- 影像隨訪觀察、顯微手術、立體定向放射、藥物治療
- 相關檢查
- 小氣腦CT掃描,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顱腦CT,顱腦MRI
- 常用藥品
- 耳聾左慈丸(濃縮丸),氯霉素耳栓,依托泊苷軟膠囊
- 最佳就診時間
- 無特殊,盡快就診
- 就診時長
- 初診預留1天,復診每次預留半天
- 復診頻率/治療周期
- 1-2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