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 肱骨上端有三個骨骺,即肱骨頭,大結節及小結節,順序于1歲、3歲及5歲出現骨骺,于5~8歲三個骨骺融合成為肱骨上端一個骨骺,至19~21歲骨骺與肱骨干融合。因此,肱骨上端骨骺分離多見于7~18歲;以后成人可發生肱骨解剖頸骨折。由于肱骨上端在額狀面上,肱骨干骺端形成15°左右的后傾角,骨骺中心位于骺板的內后側,因此,沿肱骨干向上傳導的暴力作用于骺板,產生剪切應力,造成骨折線呈斜形,前外側部分經過骺板面骨骺分離,后內側部分經過干骺端時,形成一個三角形骨片,骨折線傾斜程度隨年齡而異,年齡越大則骨折線經過骺板之橫行距離越短,干骺端骨折片越大,且使傾斜面距離越長,骨折端越不穩定。
- 是否屬于醫保
- 否
- 別 名
- 發病部位
- 上臂 上肢骨 關節
- 傳染性
- 無傳染性
- 多發人群
- 18歲以下人群
- 并發疾病
- 缺血性壞死
- 就診科室
- 骨科 中醫科 急診科
- 治療費用
- 市三甲醫院約(1000 —— 8000元)
- 治愈率
- 40-60%
- 治療周期
- 1-3年
- 治療方法
- 手法復位、手術治療、石膏固定
- 相關檢查
- 四肢的骨和關節平片
- 常用藥品
- 骨痛靈酊,骨康膠囊
- 最佳就診時間
- 就診時長
- 復診頻率/治療周期
- 1-3年